Tìm kiếm
Sản phẩm
Cộng đồng
Thị trường
Tin tức
Nhà môi giới
Thêm nữa
VI
Bắt đầu
Cộng đồng
/
Ý tưởng
/
[ROI] 討論報酬率的計算公式與報酬率理解觀念
TSEC CAPITALIZATION WEIGHTED STOCK INDEX
Đào tạo
[ROI] 討論報酬率的計算公式與報酬率理解觀念
Theo LunaOwl
Theo dõi
Theo dõi
22 thg 5, 2020
1
4
3
3
22 thg 5, 2020
討論投資報酬率計算方式。這一篇文章很枯燥,但是可以告訴你,如何正確地理解投資報酬率,而不會被坊間傳銷老師的話術拐騙。並且讓投資人認識自己的投資目標是什麼?
初心者進入投資市場,特徵通常有幾項:
這個項目(股票/幣)好不好呢?(他指的好不好,不是技術/應用展望好不好,而是會不會漲)
這個項目(公司)有沒有前景?(他真正的意思是問:上市後的一個月內,甚至一週內能不能翻一倍,而不是真的詢問前景)
XXXX會漲麼?(XXXX是股票代號,或英文縮寫,其實,他是問你明天是漲還是跌,所以跟他說幾年會漲,他會假裝沒聽見)
我什麼時候才能賺錢?(他會問這個,是問什麼時候才會翻100~300%?建議不要理他)
賺錢了,但是不開心呀,如果投資另一檔(股票/幣)就賺更多了!(這是典型的牛市散戶特徵,如果他手中的漲得比人家慢,他會抱怨)
這個項目技術很有前途,雖然最近跌20~30%,但我是「長期投資者」,投資不是為了什麼,而是看好公司發展。(這是典型的扛單心理,很多從牛市末期進場的,在熊市初期都是這樣,而他這麼說,也不是真的就看好公司發展,而是為了給自己壯壯膽)
上面列舉的固定台詞,大家不知道遇過幾個呢?
只要在市場上待的愈長久,投資人見過的台詞就會愈多,甚至,有些人的說法,還會讓你覺得對方的思路清奇、不可思議。
會觸犯這樣的錯誤,很大原因在於:「對自己的投資目標,定義不明確。」
而這個投資目標,就是指投資報酬率。
所謂的投資成功,不是說今年有沒有暴賺,那只是行銷說詞,而是看投資人自己,有沒有達成年度目標。
例如是40歲投資人,目標是賺到退休金,那麼你的目標應該是每一年5%、7%。
如果是普通做興趣的年輕投資人,然後又不是什麼高手,應該定一個學習投資知識的目標,而不是老是想著暴賺。
如果是專業個人投資者(或交易者),就可以開始追求系統化而且可實現的高報酬率了。
如果是基金、機構的專業經理人,目標自己最清晰,比起報酬率因該更重視風險控制,一般是10~25%。
如果是比特幣本位投資人,目標是BTC不會減少,然後在一定的風險規避下逐步使BTC增加。
每個人目標不一樣,因為目標不一樣,策略激進程度也不一樣,看的時框也是不一樣。
認識到這層觀念以後了,開始討論正確認識報酬率吧。
———話說投資報酬率是?———
投資報酬率,應該是投資人最重視的一環。按照常理呢,只要國家平安,環境穩定,沒有出現戰亂,貨幣制度相對健康,那麼,市場長期(時間長度十年起算的那種)報酬率,就會是正值。因此只要生長在和平國家,長期走勢,幾乎是不需要猜測,也不用猜,平均值向上,對於指數投資人,這樣的回報足夠。
相對於長期,短期幾個禮拜的波動則十分劇烈,投資人參與短期波動,須要比較高的技術和經驗,以2008年指數來說,台灣股市大盤報酬率是-46.03%,2020年一月到三月底的極端值在兩個多月間是-30.10%,另外,比特幣市場極端值則是-63.34%,波動率比股市更高。市場反彈的波棟率也是很劇烈,如圖1所標示的,這一個半月多台股指數反彈22%,環球金融海嘯的隔年(2009年)反彈78.34%,而比特幣市場,為您展示了最最極端的波動率,161%。
圖(1) 台股加權指數:2020年一到五月份指數波動率
到這裡或許可以問一個問題:請問高波動率的市場,是不是代表您的報酬率就愈大呢?
答案是什麼呢?
我聽說過的說法有:市場波動愈大,漲跌之間才會有「底買高賣」的致富機會,
問題放到最後好了。先想想。
上面的段落,提到兩種報酬率的概念,分別是-
單筆交易的報酬率:例如您的某一筆交易的成果
期間結算的報酬率:例如2020年第一季度1~3月份績效評估
另外,投資人如果把好幾個期間結算的報酬率,統計平均報酬率,依照統計算法的不同,還區分兩種。
算數平均報酬率
=(第1年報酬率+第2年報酬率+第3年報酬率+...+第n年報酬率)/n
幾何平均報酬率
=[(1+第1年報酬率)╳(1+第2年報酬率)╳...(1+第n年報酬率)]^(1/n)次方-1
剛剛,提問說~高波動率的市場,是不是代表報酬率就愈大呢?
答案可能「是」的,這是一些坊間傳銷老師,所說的部分事實,為什麼是部分事實呢?
請看下面的範例。
圖(2) 投資者們的好朋友~史蒂夫 >w<)*!!
分別使用「算數平均報酬率」和「幾何平均報酬率」兩個公式計算平均值。
史蒂夫的算數平均
=(100%-50%+100%-50%)/4年=25%
史蒂夫的幾何平均
=[(1+100%)╳(1-50%)╳(1+100%)╳(1-50%)]^1/4次方-1=0%
我們會發現史蒂夫,會有兩個報酬率,分別是25%與0%,這兩個都是答案。可是呢,差距卻超級大。「算數平均」的答案會比較高。
史蒂夫想要增加收入,跑去當股市老師和投資顧問,對戴夫說:「我最近四年的報酬率是25%」,讓戴夫聽了很心動,於是報名史蒂夫的投資課程。顯然史蒂夫並沒有對戴夫說謊,他只是沒有說清楚,他的是年度算數平均,不是年度幾何平均,而且呢,只能怪戴夫也沒有問。
圖(3) 史蒂夫準備開辦投資理財課程,讓戴夫迫不及待報名(簡稱"財商課") >w<)*!!
史蒂夫為了展示自己的交易技巧高超,決定拿出總資金400萬之中的40萬,當作一筆資金單位,史蒂夫知道開班授課,也須要細水長流的道理,並且史蒂夫真的有一定的水準,他在三月二十三日進場,到五月中旬的時候已經獲利22%,於是對戴夫說:「這次3月23日抄底,經過兩個月不到,老師已經取得22%報酬率。」戴夫以為史蒂夫說的是總報酬率,事實上,這又是一次對於報酬率概念的美麗誤會。
因為,史蒂夫說的是「單筆交易的報酬率」,戴夫當成了期間結算的報酬率,如果要釐清頭腦誤區,我們要計算。
史蒂夫的單筆交易報酬
=單位資金 ╳ 單筆交易報酬
=400,000 ╳ 22%=88,000
史蒂夫的期間結算報酬率(3~5月)
假設史蒂夫沒有其它交易,那麼等於這一筆交易報酬累計/總資金
=88,000/4,000,000=2.2%
戴夫腦袋想像的史蒂夫~報酬與期間結算報酬率(3~5月)
=全倉 ╳ 單筆交易報酬率,然後再除去總資金,得到戴夫的誤解
=4,000,000 ╳ 22%=880,000, 880,000/4,000,000 = 22%
圖(4) 史蒂夫向戴夫表示:「這次台股抄底獲利22%」,戴夫覺得老師太棒了 >w<)*!!
回過來看剛剛的提問。
「高波動率的市場,是不是代表報酬率就愈大呢?」
答案也可以「不是」,波動率愈高的市場,獲利潛能雖然大,潛在風險更高,所以比較成熟的投資人,一般不太會帶槓桿全倉。即使成功抓住單一筆高額報酬率,也不代表那個老師,真的賺了100%,200%,甚至是500%,有一些學習稍微有成就的散戶,就很喜歡拿幾百塊錢,開20倍槓桿,天天看五分鐘K線當沖,炫耀自己的報酬率,在群組晒單,讓人家誤以為他賺的是總報酬率,盲目崇拜。這個現象,聽起來似乎很詭異而且容易辨識,可是投資圈多的是這種個人崇拜。釐清了觀念,未來,投資人可以提升識別能力了。
對於高波動率的市場,首先,高波動率代表潛在獲利和風險都很高,單筆交易動用的資金單位,占比愈大,潛在的獲利/風險性愈高,你的獲利來自於你交換的風險起點(進場的優勢程度是多高呢?),在中、短線的交易,您會聽說「風險報酬比」,對於價格投資者類似觀念是「安全邊際」(只是更高的時框)。交易週期拉長,單筆交易資金可以分配更多,因為時間拉長可以分攤很多中間的風險,再配合少數的良好進場機會,投資會變得安全;對於交易者,單筆交易資金太多呢...相對危險。您可以靠良好的風險管理,透過小額、好幾筆優良控制下的風險報酬比,創造優秀的總報酬率,也可以透過大比例的集中投資,長線、長週期的分攤波動風險,創造很好的幾何平均報酬率(真正意義上的複利率)。
最後,不過您是長期投資人,還是散戶、專業交易者,都要面臨法定信用貨幣的「3%通貨膨脹率」,有些國家的法定信用貨幣貶值速度十分快速,所以說,剛剛無論指什麼報酬率,都只能算是「名目報酬率」,扣掉每年通貨膨脹率才是慘不忍睹的事實。回測20年的台灣股市如圖。
圖(5) 台灣市場與標普500:近20年的年化幾何平均報酬率。
圖(6) 台灣市場:近10年的年化幾何平均報酬率。
圖(7) 標普500:近10年的年化幾何平均報酬率。
請正視現實,長期投資成功並沒有想像中簡單,並沒有加入通膨率。如果連續在投資市場上二十年,保持年化幾何平均報酬率20到30%的成績,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喔。代表人物舉例如下,他們都遠遠超過了9.7%的年化報酬率:
華倫.巴菲特,1965年至今,年化幾何是19.8%
彼得.林區,1977至1990年,年化幾何是29%
喬治.索羅斯,1969年到2008年,年化幾何是30%
詹姆斯.西蒙斯,1988年至2005年,年化幾何是34%
Beyond Technical Analysis
ROI
LunaOwl
Theo dõi
Thông báo miễn trừ trách nhiệm
Thông tin và ấn phẩm không có nghĩa là và không cấu thành, tài chính, đầu tư, kinh doanh, hoặc các loại lời khuyên hoặc khuyến nghị khác được cung cấp hoặc xác nhận bởi TradingView. Đọc thêm trong
Điều khoản sử dụ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