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行情非常诡异,好些股票,也算是细分市场的龙头了,市值也不小,但突然出现大幅下跌。比如今天的科大讯飞,木林森,前几天的东方日升,上海家化,这些标的行业不同,但走势却很相似。今天知名私募高毅的一则公告解开谜底。原来这些都是高毅的重仓股。
要说阳光私募的选股能力不差,资金实力也大幅增强,而且上述标的,有些是细分市场的龙头,有些是机构扎堆的大白马。怎么看也不应该走成现在的样子。
这一方面说明风险无处不在,不管你是机构,还是散户。市场目前,没有强者,只有适者生存。这和美国的wsb事件异曲同工。另一方面,这些公司如果基本面没问题,那么无端暴跌,可能是一个不错的捡漏机会。
当然,这要从长期看,如果只是短期投机,还是有很大风险。
而今年市场操作难度明显比去年大很多。去年我的收益率还不错,虽然没有人家基金牛,但也算是跟上节奏了。但今年明显感觉很吃力,1月白干,这真的的是涨出了熊市。身边很多十几二十年的老股民,都感觉市场无法操作,干脆去买基金了。
这也印证了市场的割裂,如此畸形,但我们没有华尔街的带头大哥,所以只能默默承受。
在这样的行情走势下,你又想从牛市中分一杯羹,又不知道如何操作。
如果你又不信任基金,我建议,最好不要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对于新能源,生物制药,我长线看好,这两个行业,里面的龙头公司,虽然目前价格不低,但相比未来市场的空间,依然有足够大的成长性。特别是锂电池上游,基本上是国内企业垄断了,具有一定的定价权,比如六氟磷酸锂,从去年7万,涨到今年13万每吨,而随着欧美对新能源市场的开放,大批的企业转型,对于锂电池的需求明显加大。而在中下游更多在欧美日韩把控的情况下,上游则是属于中国的企业为主。所以我们可以预见在未来3-4年,行业景气度都会维持高位,这样看,目前很多公司的估值并不高。
而生物制药是存在明显的国产替代机会,这次疫情已经让我们看到国内公司的实力。而中国步入老龄社会,医疗保健需求大增,市场自然是空间极大。但生物制药公司属于开张吃三年的那种,在早期并不容易判断,所以这个建议购买基金,这样可以降低风险。
另外疫情过后,应该会有很多企业出现修复性增长,比如旅游度假,机场航空,这个对于市场来说,算是一个捡漏的机会,但需要筛选,有些业务可能会就此走下坡路。如果看不准,也可以通过购买行业基金方式参与。
总之,行情不好做,但市场并不差,没有能力的可以买基金,让专业人士给你打工。但基金尽量购买知名的公募基金产品,发行份额大的好些。
至于当前这种极端行情,我认为不会是长期的表现,但何时会回归理性,我不知道。量变到质变,是一个过程。